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综合 >> 
古通州的繁华“夜经济”
来源: BRTV北京您早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07 05:54:03

“2023北京消费季夜京城”近期正式启动,在发布的一批夜经济地标中,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环球影城、万达商场、月亮河休闲小镇等纷纷上榜,多元的消费场景让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夜晚“星光熠熠”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其实我们翻开历史会发现,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夜间繁华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“出圈”了。由于漕运鼎盛,彼时的通州是当之无愧的首都“东大门”,南来北往的商人汇集于此,不仅繁荣了通州的商业,更让古代通州城的夜晚流光溢彩。

“夜经济”雏形源于殷周时期

夜间经济

“夜间经济”,一般指当日晚6时至次日早6时的消费活动。资料显示,英国于1995年便将夜经济纳入了城市发展战略,并在2014年至2016年间创造了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,2017年伦敦夜间经济创收占全英国总税收的6%。来自商务部的一份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也显示,60%的消费发生在夜间。作为新兴消费业态,夜间消费不仅是各地刺激消费、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,更成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方式。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品质的提升,为满足人民对品质化、多元化、便利化消费的需求,城市夜间经济越来越火。

其实我国历史上对于夜市的记载起源于殷周时期。《周礼·同市》云:“朝市,朝时而市,商贾为主;夕市,夕阳而市,贩夫贩妇为主。”“朝市”即早上及白天的市场,多是商贾之间的“大生意”,而“夕市”即夜市,为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后一般市民与小商贩之间的“小买卖”。

史籍中对唐中晚期夜市的记载比较明确。诗人王建在诗中称之:“夜市千灯照碧云,高楼红袖客纷纷。”“水门向晚茶商闹,桥市通宵酒客行。”因唐代居民区与商业区严格分隔,夜幕降临,街鼓响起,城门、市门与坊门关闭。韦述《西都杂记》称:“西都禁城街衢,有执金吾晓暝传呼,以禁夜行,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,谓之放夜。”当时的都城长安(今西安),由执金吾(守城官吏)每晚以鼓声告知百姓,“禁夜”开始,只有正月十五可以开放三天,设有夜市,实为灯市。

历史上夜市的真正开放并形成规模是在宋代。据《宋代商业史研究》载:乾德三年(公元965年)四月十三,太祖赵匡胤下令开封府:“京城夜市,至三鼓已来,不得禁止。”由于当时坊市合一,每天夜市还未结束,早市已经开场,故《铁围山丛谈》云:“夜市直至三更尽,才五更又复开张,耍闹去处,通宵不绝。”宋朝的夜市,人来客往,买卖兴旺,酒楼、小吃、茶坊、勾栏(戏院)等应有尽有,并以北宋东京(今开封)、南宋临安(今杭州)为盛,已形成了“夜经济”的规模。

历史上夜市的又一高峰是明朝,当时的夜市以北京、南京、杭州、西安、开封等城为代表。明代诗人郎瑛在《七修类稿·北关夜市》诗中对当时夜市景象的描写较为细致:“地远那闻禁鼓敲,依稀风景似元宵。绮罗香泛花间市,灯火光分柳外桥。行客醉窥沽酒幔,游童笑逐卖饧箫。太平风景今犹昔,喜听民间五袴谣。”

而清代文学家宣鼎在《夜雨秋灯录》中对当时的夜市也有所记载:“忽见高处有城垣,门半掩,悄睨之,中有灯火。人物往来,贸易若夜市。客本贾人,见之心喜,掩入,随步所之,见各家门户悬有灯彩。”由此可窥见明清夜市之盛况。

古代通州夜市让外国使节瞠目

历史上,通州夜市的繁荣其实就是通州商业的繁荣,与漕运的鼎盛密不可分。在地铁八通线临近通州北苑站的轨道下方,可以看到清朝雍正年间的御制石道碑,其碑文中这样记载通州商业的繁盛:“潞河为万国朝宗之地,四海九州岛岁致百货,千樯万艘,辐辏云集,商贾行旅梯山航海而至者,车毂织络,相望于道,盖仓庾之都会而水陆之冲达也。”

众所周知,大部分封建王朝在古代施行宵禁,一般州县城傍晚都要关闭城门,以防盗匪。但通州经济繁盛,商贸发达,并且因游人众多,城内外喧闹通宵达旦。夜晚,州城内外商铺灯火通明,如同白昼,因为天子脚下防卫森严,平民百姓及众多的商铺,不必关门闭户。

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夜间经济品牌

清咸丰十年(公元1860年),英法联军一路烧杀,逼近通州城。通州知州萧履中非但不思抵抗,反而向外敌摇尾乞怜,跑到张家湾与联军谈判,请求不要进城。为求苟安,两军在八里桥对峙之际,萧履中应敌所求,组织通州商户在联军营地设“买卖街”,以物资资敌。“逃散之民,近始还集,稍稍开市,尚多闭铺者。昼之所见,已是寥闻,乘昏出见,夹路左右,张灯者十之二三。初见者,尚堪一观。”过了几年,通州恢复了以往的状态。

通州夜市最后出现在《燕行录》中,是在清光绪二年(公元1876年)十月。自此之后,《燕行录》书中再无关于通州夜市的记载,这印证了当时清政府的命运。清光绪年间,清朝内忧外患,需要大量的银两来支付军费与高额的外国赔款,所以将漕粮改折征银的数额逐年增大,导致运河上的漕船数量锐减,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(公元1901年)北运河停漕,漕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历史指针飞速向前。如今,繁华的夜经济再现大运河畔。

2019年,本市出台了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13项具体举措,包括优化夜间公交服务、打造夜间消费场景、推出深夜食堂街区等。截至目前,聚焦“夜间经济”,北京已启动一系列促进措施。

在生机勃发的北京城市副中心,写字楼的数量与日俱增,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此落户,夜经济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。《北京城市副中心(通州区)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2—2024年)》中明确提出,要打造夜间经济品牌示范和活力街区,鼓励夜间经济发展,激发消费活力。对标国际,要将环球城市大道打造成为“夜京城”特色地标;在九棵树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、宋庄小堡等街区创新餐饮、休闲娱乐等业态模式,形成夜间消费场景;支持北京华联、领展购物广场等购物中心发展深夜食堂,打造2—3条“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”;利用运河商务区地下空间和地上滨水型空间,打造夜间经济街区、运河夜游消费带,扩大高品质夜间消费供给,打造夜间文化消费“IP”,融合文旅商,拓展特色夜间消费。

来源:北京城市副中心报、副中心之声

编辑:王怡

责编:刘非非

标签: